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石墨電極及其制備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驟:通過將石墨烯粉末分散到所述流體浸漬材料中,得到復合浸漬材料;然后將擠壓成型的初始電極材料浸漬在所述復合浸漬材料中,使所述復合浸漬材料進入到所述初始電極材料的縫隙中;最后將經過浸漬處理的所述初始電極材料放入石墨化爐中進行石墨化處理,得到所述復合石墨電極。本發明利用流體浸漬材料的流動性可將石墨烯粉末一次性填入到初始電極材料的縫隙中,從而可避免現有技術需要多次浸漬和焙燒的程序,節省制備周期,且由于石墨烯粉體本身的導熱和導電性能優異,其填補到初始電極材料的縫隙后能夠有效提升復合石墨電極的導電性能。
本發明涉及一種未經焙燒的耐火模壓襯墊(1),尤指模壓襯板,用來對金屬熔體和/或從金屬熔體固化成的金屬鑄錠進行熱隔離。其包括已固化的粘結劑構成的粘結劑基質(2)和含有固結在粘結劑基質(2)內包含生物性硅酸,尤指谷殼灰的骨料(3),其中,粘結劑基質(2)由硅膠構成。本發明同時提供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該發明涉及一種從銅精礦中產生銅金屬而不產生廢物的方法,其中包括:(a)將銅精礦進行氧化;(b)將氣體進行清潔和冷卻;(c)進料至還原反應器;(d)對氣體進行清潔;(e)將熱粉末和煅燒物排放到水中;(f)執行磁分離;(g)將磁級分進行濃縮和過濾;(h)將二氧化硅和惰性材料進行浮選;(i)濃縮和過濾二氧化硅和惰性材料;(j)將含有銅金屬和貴金屬的最終精礦進行濃縮和過濾;(k)冶煉銅和貴金屬的最終富集物;(l)將研磨的冶煉渣料再流通到焙燒反應器。
本發明以碳酸鈣為模板,表面均勻包覆一層納米 級厚度的SiO2·nH2O,從而制得CaCO3/SiO2·nH2O復合顆粒。此種復合粒子具有白炭黑的某些性質,尤其當碳酸鈣的粒徑小于100納米時,可部分或全部替代白炭黑作為橡膠的補強填料,納米復合粉體經過焙燒、酸溶等處理過程可制備具有空心結構納米材料或具有空心結構的納米介孔材料,此材料較大比表面積,孔徑分布均勻,可作為吸附材料、催化材料、吸波材料、陶瓷材料、敏感材料、磁性材料、納米顏料、敏感介質保護如酶、蛋白質、藥物緩慢釋放材料及合成準一維或零維材料的模板等方面。
本發明涉及從存在于有機相中的廢均相催化劑中回收PGM(鉑族金屬)。具體地,提供了一種高溫冶金法,其中在冶金相中濃縮PGM,特別是Rh,使其易于根據已知方法精煉。為該目的,公開了一種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提供熔融浴爐,其具有裝備用于液態燃料燃燒的浸沒的噴射器;-提供包含金屬和/或冰銅相、以及爐渣相的熔融??;-通過噴射器供入廢均相催化劑和含O2氣體,在金屬和/或冰銅相中回收大部分PGM;-從爐渣相中分離含PGM的金屬和/或冰銅相??蓪⒂袡C廢產物的內能有效地用于加熱和/或還原爐中的冶金進料。貴金屬以高產率回收,并且破壞了對環境有害的有機廢產物。
本發明涉及在操作冶金處理過程中運行多介質供給管的方法,該供給管有至少兩個氣體,液體,可氣動輸送的固體物質及其任何混合物的進入通道,一或多根供給管安裝到相應反應爐內的冶金熔液液面下方和/或上方,其中至少一根多介質供給管在冶金處理操作期間暫時關閉其中至少一個介質進入通道內的介質供給或把其內的介質壓力降低到供入壓力的一半以下。
在氣流中產生渦旋。在此公開了一種用于將氣體注入到支持冶金工藝的冶金容器中的裝置。該裝置包括:氣流導管;細長的中心結構,該中心結構在氣流導管內延伸;和多個流動引導渦旋葉片,所述多個流動引導渦旋葉片與導管的前端相鄰地設置在中心管狀結構周圍。流動引導葉片形成有用于冷卻水在內部沿著每個葉片流動的內部水流通道,并且細長中心結構形成有冷卻水供給通道和水回流通道,該冷卻水供給通道用于冷卻水到葉片中的內部水流通道的供給,該水回流通道用于已經流過葉片中的內部水流通道的冷卻水的流出。
熔煉設備包括容器(11)和穿過在容器燃燒室(16)的壁面上的開口伸到容器內部空間中的固體噴射噴槍(27a)。噴槍(27a)包括經由其中將固體顆粒材料傳遞到容器中的中央芯管(31)和在其長度的大部分上圍繞中央芯管(31)的環形冷卻套(32)。噴槍(27a)具有安裝結構(61),其包括圍繞冷卻套(32)延伸并且大約是冷卻套直徑的兩倍的管狀部分(60)。管狀部分(60)固定在管狀噴槍安裝支架(62)內,所述支架焊接到容器燃燒室(16)的外殼(16a),以便從容器向外伸出。噴槍被夾緊螺栓固定在安裝支架(62)內部,所述夾緊螺栓作用于管狀部分(60)和管狀支架(62)上的法蘭(63,65)之間。管狀部分(60)是雙層壁且其壁面之間的內部空間被劃分成水流通道,冷卻水通過所述水流通道從水入口(68)流到出口(69)。
本文公開了一種由金屬氧化物生產金屬與合金的工藝。該工藝包括經一次或多次預還原使金屬氧化物部分預還原,其預還原程度至少達到60%。其后,該工藝還包括在熔煉還原階段使金屬氧化物全部還原以及使金屬熔融。該工藝的另一特征是實施了至少一個預還原步驟,在該步驟中以天然氣、轉化天然氣和部分轉化天然氣作為還原劑。
公開了一種噴管,其用于將固體材料注入諸如用于生產鐵水的直接熔煉容器的容器中。噴管具有包括用于固體材料的通路的芯管組件。芯管組件具有在后端處用于接收固體材料的入口和在前端處用于排出材料的出口。芯管組件包括結合到一起的結構材料的外管和耐磨材料的內管。還公開了芯管組件本身和制造該組件的方法。
制造具有所需的含量的錳、鎳和鉬的鐵鉻合金的方法,包括提供包含含鐵和鉻的材料的團聚的或微細的進料材料以及下列中的至少一種的步驟:含錳原料、含鎳原料和含鉬原料,其含量足以提供0.0?70.0重量%的錳含量;0.0?50.0重量%的鎳含量;任選的0.0?40.0重量%的鉬含量。因此,熔煉進料與還原劑和助熔劑材料一起熔煉,以獲得具有所需的含量的錳、鎳和鉬的鐵鉻合金,其可用于例如制造不同不銹鋼鋼種。
本發明涉及一種熔煉金屬尤其廢鋼的熔爐,它包括在其底部設一出鋼口的下爐缸和可用蓋封閉的上爐缸,在上爐缸內與爐子主軸線同軸地設一中心管,中心管內安裝至少一個電極,以及在上爐缸上設一圍繞此上爐缸并可與排氣裝置連接的構件。其中,在中心管(21)的壁內沿縱向制有槽(22),在槽的邊緣處固定套管(23),中心管(21)可通過它固定在有對應的槽(15)的上爐缸(12)外殼上。此外,通過套筒(23)的空腔可將一個與設在爐子外部的支柱(45)連接的支承臂(44)一直插至中心管(21)內,在支承臂前端至少固定一個電極(41)。
為了向具有耐火內襯的熱室內吹氣體并形成一個帶有定向孔隙的氣體交換器(6),提出采用由滾壓未焙燒的壓制品制成并在其內部設有氣道(3)的成型板,氣道是在滾壓或加工進一層尺寸穩定的材料箔層過程中產生的,該材料可以熔化或燒掉,一旦未焙燒的壓制品滾壓出后,箔層就熔化或燒掉。
本發明涉及制造含有鎳的鐵合金的方法。從含有鐵與鉻的精磨原料以及含有鎳的精磨原料,用粘結劑材料形成混合物,并將混合物制團,從而獲得所需尺寸的首先形成的物品。將所形成的物品熱處理從而強化物品,使得熱處理的物品可經受傳送,并載入熔煉爐中。此外,在還原條件下熔煉物品從而獲得鐵鉻鎳鉻,一種含有至少鐵、鉻和鎳的所需組成的鐵合金。
用于從工業礦物殘渣中回收有色金屬的方法披露了用于從包含鐵的第一固體殘渣(11)中回收有色金屬的方法。將該第一固體殘渣(11)與包含硫的第二固體殘渣(12)混合(10),從而獲得微粒狀混合物(13)。使該微粒狀混合物在至少650℃的溫度下經受焙燒(20)步驟以獲得經焙燒的混合物(21),并且使該經焙燒的混合物在pH為至少5.5的液體(31)中經受浸出(30)以獲得富含該有色金屬的溶液(41)。
本實用新型涉及從煙道粉塵中脫砷和/或銻的裝置。提供了一種處理來自高溫冶金法的煙道粉塵的裝置,包括將浮選產物加熱的熔煉反應器、添加碳質還原劑的設備、將所述煙道粉塵與所述碳質還原劑一起加熱的加熱反應器和將揮發性組分分離的分離器,其特征在于該裝置還包括微?;O備,該微?;O備用于將所述煙道粉塵在引入所述反應器之前?;?該微?;O備含有在浮選產物中加入水的第一給料裝置。
本公開涉及用于鋰電池陰極的前體化合物的生產。在還原條件下熔煉電池或其廢料,從而形成適合進一步濕法冶金精煉的合金和熔渣。在酸性條件下浸提所述合金,產生載Ni和Co溶液,對其進行精煉。精煉步驟被大大簡化,因為大多數易受所述精煉步驟干擾的元素集中在所述熔渣中。然后從所述溶液中沉淀出金屬如Co、Ni和Mn,形成用于合成新電池前體化合物的合適的起始產物。
本公開涉及一種適合在靈活的氧化還原條件下熔煉和分離金屬的裝置。更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熔煉冶金爐料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容許含有高達確定水平面的熔融爐料的浴爐,其特征在于,該熔爐裝備有:至少一個非轉移等離子體焰炬,用于產生第一熱氣體;至少一個含氧氣體燃燒器,用于產生第二熱氣體;和浸沒式噴射器,用于在所述確定水平面以下噴射所述第一熱氣體和所述第二熱氣體。
本發明涉及一種從含Li的起始材料中回收例如Ni和Co的金屬的方法。特定地,所述方法涉及從含Li的起始材料中回收金屬M,其中M包括Ni和Co,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提供包含鋰離子電池或其衍生產品的所述起始材料;步驟2:去除大于(1)和(2)中的最大值的量的Li:(1)存在于所述起始材料中的Li的30%,和(2)為在隨后的酸浸步驟中獲得小于0.70的Li:M比率而確定的存在于所述起始材料中的Li的百分比;步驟3:使用相對量的貧Li產物和無機酸的隨后的浸提,從而獲得含Ni和Co溶液;和步驟4:使Ni、Co和任選的Mn結晶。由于濕法冶金加工期間的較低試劑消耗和較高Ni和/或Co濃度,本發明是一種生產適用于電池材料生產的晶體的有效且經濟的方法。
由于加工硫化銅?鎳材料的本方法可以在加工硫化銅?鎳材料時用于有色冶金中。硫化銅?鎳材料的加工包括材料的氧化焙燒以獲得爐渣,用循環溶液浸析所述爐渣,分離浸析殘余物,和從浸析液中電解沉積銅。焙燒過程中產生的爐渣和粉塵分別浸析。所述粉塵與來自爐渣加工循環的部分溶液一起在循環銅萃余物中浸析,所述部分在所述溶液引導至浸析步驟時由銅電解沉積步驟的溶液在分離。分離來自粉塵浸析步驟的殘余物。通過液體提取從粉塵浸析步驟的溶液中提取出銅,然后從循環再提取物中進行銅的單獨電解沉積。然后,分離部分萃余物送入鎳生產過程。該方法可以改進生產性能,特別是增加銅回收為市售產品,減少銅和其他有價值組分的損失,通過減少循環數而降低有色金屬和貴金屬方面的在制品。
本發明涉及一種適合于回收存在于包含碳化硅(SiC)的含鉑族金屬(PGM)催化劑中的PGM的方法。更特別地,所述用于回收存在于包含SiC的含PGM催化劑中的PGM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通過將所述含PGM催化劑與足以氧化至少65%的SiC的量的Fe氧化物化合物混合來制備冶金爐料,并將所述冶金爐料和造渣劑進料到熔煉爐,該熔煉爐在容易形成含有PGM的液態Fe基塊料和液態熔渣的條件下運行。獲得了良好至優異的PGM收率。
一種將固體顆粒狀物料噴射進熔煉容器中的冶金噴槍包括芯管和圍繞在芯管周圍的環形冷卻夾套。夾套包括一長的中空的環形結構,該環形結構是由外管和內管形成,外管和內管通過前端連接器互相連接。伸長的管狀結構位于中空環狀結構中,將該結構的內部分成內部環形水流通道和外部環形水流通道。管狀結構具有前端部件位于環狀結構的前端連接器中,形成環形末端水流通道,將內外水流通道相互連接。
一種高爾夫桿頭,有一擊球面是包含有具有下列成分的合金鋼:0.03wt%的碳、0.2wt%的硅、0.2wt%的錳、0.2wt%的磷、0.02wt%的硫、10.5-11.0wt%的鉻、1.8-2.2wt%的鉬、9.5-10.5wt%的鎳、0.9-1.2wt%的鈦、0.5wt%的鋁、0.1wt%的銅、0.3wt%的鈮、0.3wt%的硼、0.01wt%的氮、0.1wt%的釩及0.1wt%的鎢,其余大致為鐵;該合金鋼的冶金制程需經過二道次的真空熔煉,使該合金鋼具有一主要由麻田散鐵所構成的金屬質地。
用于通過溶解在熔融電解質中的含鋁化合物的電解來生產鋁金屬的電極,其中在常規的Hall-Hèroult設計的熔煉槽中進行電解冶金工藝。該電極包含含煅燒碳的本體,該本體與至少一種復合金屬性導體結合在一起,該至少一種復合金屬性導體包括含Fe材料的導電成分和含Cu材料的導電成分。該復合導體在兩種導電材料之間的界面處包含阻擋層材料。提出了陶瓷、耐火硬質材料(RHM)的阻擋體材料和金屬性類型的阻擋體材料以及用于它們的施加的方法。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有色金屬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