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沂倉庫出售破碎機、提升機、鋼球、鋼鍛、除塵器設備等
浮選藥劑與礦物作用的配位理論,陳建華,廣西大學,配位場理論考慮了空間結構的影響,包含了礦物晶體結構和藥劑性質。 在配體為零時的特殊條件下,配位場理論簡化成金屬離子作用的溶度積理論。定性討論時與軟硬酸堿和相似相溶一致。
朱敏宇,就讀于廣西大學資源環境與材料學院材料工程專業。來自廣西大學副教授何春林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為稀貴金屬的分離與提純。
中國礦業大學,李佳峰,低品位難處理礦石生物堆浸技術,2013年以來,陸續頒布了大氣十條、水十條和土十條等政策;“雙碳”戰略目標:2030年達到峰值,2060年實現碳中和;《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著力點:(1)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過程控制、綜合治理;(2)發展綠色開采技術;(3)發展無廢或少廢的工藝技術;(4)礦山廢物:有價組分提取-建材或其它用途-無害化處理處置。
楊坤副教授,至今在昆明理工大學工作。從事稀散金屬高效提取、冶金固廢資源化研究,研發國內首套酸泥處理系統,實現酸泥中全元素高價值回收;建立超聲強化含鍺氧化鋅煙塵提鍺關鍵技術原型,鍺浸出率提高至92.3%,單寧耗量降低40%。主持項目9項,發表SCI/EI論文35篇,授權發明專利36項,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
本人有一臺二手的柳工,裝載機,挖掘機俗稱兩頭忙,整車9成新。自帶叉車功能。歡迎新老客戶來電聯系。
云南磷化集團有限公司研發中心,龐建濤,云南磷礦工藝礦物學特征,云南磷礦成礦受巖相古地理及沉積時代的控制,具有多時期成礦特征,已發現含磷層位多個。其中,下寒武統梅樹村組、中泥盆統東崗嶺組及中三疊統法郎組賦存有工業礦體。下寒武統梅樹村組含磷層位發現已近百年,是云南最著名、工業價值最大的含磷層位,亦因此,有關滇東磷礦的研究成果也多集中于此,造成其他含磷層位研究的匾乏以及研究思路的局限。
王洪陽,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兜V業科學學報》、《金屬礦山》青年編委。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基金、礦物加工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各1項;企業課題4項。以一作/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SCI/EI論文20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8項,授權5項。主要研究方向:工業固廢資源化、復雜礦石提取與利用。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呂敏,膨潤土工藝礦物學及提純技術研究,勘探研究表明,我國膨潤土的儲量居世界第一位,種類齊全,分布廣,遍布26個省市,產量和出口均居世界前列。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膨潤土年產量已超過350萬噸,而總儲量占世界總量的60%。到目前為止已累計探明儲量50.87億噸以上,保有儲量大于70億噸。目前,國內膨潤土產品的4/5用于冶金球團、鑄造粘接劑和鉆井泥漿、油脂脫色劑等行業,在食品、醫藥等高附加值行業應用較少,高純蒙脫石產品還是以進口為主。
馬升峰,包頭稀土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濕法冶金方向的技術帶頭人,兼任東北大學、內蒙古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礦冶工程、濕法冶金期刊的編委。多年來,一直從事稀土濕法冶金、資源綜合利用及環境保護新工藝的研究工作。參加省部級以上項目20余項,發表論文30余篇,獲得發明專利授權20余項。
供應河北保定二手1320礦山設備1臺,成色7成新,供應價格電議或面議。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溫利剛,礦物自動定量分析系統及在選礦中的應用,工藝礦物學主要研究與選礦工藝有關的礦物學問題,是指導礦物加工利用的一項基礎性工作,被稱為“選礦工程師的眼睛”。 我國大宗礦產資源缺乏,資源稟賦狀況差,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普遍存在資源利用率不高、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效率、降低污染和開采損耗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科學難題,這對工藝礦物學測試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劉三平,主要從事銅、鉛、鋅、鎳、鈷等有色金屬冶煉和綜合回收等工藝研究和工程咨詢設計工作,自2001年參加工作以來承擔了多項國家科技項目,主持完成多項企業重大技術開發和工程設計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等, 共獲得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一等獎2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0多項,發表各種科技期刊論文50余篇。
中南大學自動化學院,徐德剛,基于拉曼光譜的礦物浮選物質組分在線檢測技術及應用,① 基于現有研發的技術形成相關的檢測儀器和設備,將其應用于實際浮選中;② 探討進一步減少在線品位分析過程中相關干擾的方法;③ 開發基于嵌入式的小型化和一體化的拉曼光譜采集和處理系統研發
劉德鵬,工程師,現就職于雄安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稀土資源綠色提取分離基礎研究、工程化開發和產業化推廣。主持或參與國家及省部級項目4項,公司自主研發項目2項,發表及收錄相關學術論文7篇。
東華理工大學,田亞希,動力學模型與模擬在高放廢物深層地質處置方面應用----還原礦物對若干核素還原、阻滯,隨著核電的快速規?;l展,越來越多的核電乏燃料將從反應堆卸出,如不及時對其進行安全處理,將給核電站長期的安全穩定運行帶來風險。隨著我國核電機組的陸續建成和投運,乏燃料產生量和需要離堆貯存的乏燃料量呈逐年上升趨勢。一次通過循環:將乏燃料作為放射性廢物直接予以深埋貯存。閉式核燃料循環方式:將乏燃料分離流程,回收乏燃料中的鈾和钚,然后再將鈾和钚制成混合燃料,在壓水堆核電站或快堆核電站再使用。
姜交來,中物院材料研究所,鈾氧化物的光譜快速檢測方法研究,激光的熱效應容易誘導UO2向U3O8氧化以及U3O8燒蝕;可采用激光拉曼光譜方法識別不同種類的鈾氧化物,但要注意測量條件的選擇;提出了一種用于微量鈾氧化物檢測的SERS方法,采用化學轉化策略,以氧化銀為增強試劑,能檢測出納克級的鈾氧化物,在核反恐、核應急等領域具有一定應用前景。
西南科技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入選四川省高層次人才計劃。長期從事復雜環境中鈾的光電分離研究,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Nat. Commun.、 Adv. Mater.等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 H因子為28,主編專著2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四川省重大科技專項等項目1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