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孫浩然,新型調整劑改善十二胺選擇性捕收菱鎂礦和石英性能機制研究,(1) 在DDA浮選體系中,EDTMPS可增加菱鎂礦和石英之間的可浮性差異,礦漿pH值7.5、100mg/L EDTMPS和40mg/L DDA時,菱鎂礦與石英可較好分離。(2) EDTMPS可選擇性削弱DDA對菱鎂礦表面帶來的菱鎂礦疏水性增加及零電點正移的影響,但對石英影響較小。(3) EDTMPS對菱鎂礦具有選擇性吸附的原因在于可與Mg選擇性螯合。(4) EDTMPS的預吸附,選擇性擴大DDA與菱鎂礦間距,降低DDA與菱鎂礦之間自發吸附強度,但對石英影響較小。
主要研究方向為氧化鋁生產理論、鋁資源綜合利用、鋁基新材料制備、冶金過程智能控制等。承擔科研項目60余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國家重點研發課題及子課題2項、省部級及企業合作項目20余項。發表論文120余篇,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50余篇(JCR一區30篇、二區13篇)、EI論文30余篇;申請/授權發明專利60余項;出版國家規劃教材和專著3部;獲省部級科技獎勵6項。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張曉彤,基于機器學習的石英砂酸浸除鐵提純工藝參數預測及驗證,研究以石英砂酸浸除鐵為研究對象,通過機器學習,預測最佳工藝參數,得出以下結論:(1)利用32組訓練樣本建立了在Naive Bayes算法的預測模型,模型的準確率為96.875%,7個檢驗數據的預測結果和實際除鐵率完全一致,預測模型達到了很好的預測結果。得到石英砂酸浸除鐵最佳工藝參數為以鹽酸為酸浸試劑,浸出溫度控制在80℃,浸出時間為12 h,固液比為0.1。此時除鐵率達到86.1%-97.0%。
劉兵兵,鄭州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復雜礦產資源綜合利用。主持國自科面上/青年、省優青、省創新人才計劃、中原青年拔尖人才等項目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0余項。獲綠色礦山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中國發明協會發明成果獎一等獎等獎勵5項。擔任《Rare Metals》、《中國有色金屬學報》中英文版、《工程科學學報》青年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