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是關于一種金屬礦山井下超前探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采用瞬變電磁法預判水源的范圍及其相對位置,S2:采用鉆探法對預判水源的范圍及其相對位置進行驗證,S3:采用短探驗證,S4:將步驟S1,步驟S2,步驟S3獲得的數據金屬分析與綜合評估,S5:綜合步驟S4中的水文信息數據構建水源分布模型,并評估超前區域的水文地質風險;按照“物探為主、鉆探驗證、掘后對比”的預報體系,即通過瞬變電磁法、鉆探長距離探測及潛孔探測的方法,提升井下超前預報的精度和效率,降低涌突水風險。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屬礦井下開采通風裝置,涉及礦井通風裝置技術領域,包括通風機,所述通風機由等徑套筒和變徑套筒相互拼接而成,所述等徑套筒和所述變徑套筒的內部分別固定安裝有一個電控流風機,所述通風機的外側設置有方便工人進行粗略檢修的檢修機構;所述通風機的中部設置有方便工人對所述通風機進行拆裝的銜接機構;所述通風機的底部設置有移動所述通風機的移動機構;所述移動機構的頂部安裝有多級推桿組件;通過所述多級推桿組件的步進伸縮來帶動所述檢修機構、所述銜接機構以及所述移動機構依次運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屬礦山井下開采的安全防護欄裝置,涉及礦山安全設備技術領域,包括支撐機構,支撐機構的內表壁固定連接有防護機構,支撐機構的內表壁固定連接有欄桿機構,支撐機構包括有兩組底座,兩組底座的頂部之間均固定連接有外支撐柱,兩組外支撐柱的內表壁均活動插設有內支撐柱,通過模塊化設計,實現了防護欄裝置的快速組裝,并且裝置只分為兩個模塊,減少了零散部件的使用,僅需簡單拼接,即可構建穩固的防護欄裝置,從而提高了安裝效率,確保了裝置的適用性和穩定性,并且通過調節各模塊高度和欄桿模塊長度
深井陽極技術自20世紀中期發展至今,經歷了從淺埋陽極到深井布局、從硅鐵材料到貴金屬氧化物(MMO)涂層的迭代。傳統深井陽極雖解決了電流分布不均和跨步電壓問題,但在動態環境適應、故障預警和能效管理方面仍存在局限。
分段式深井陽極采用預制單元結構,每段長度2-3米,通過插接式連接器快速組裝。與傳統整體式深井陽極相比,該設計允許現場靈活調整陽極體長度,施工效率提升40%。例如,渤海海底輸氣管道工程中,6口分段式深井(總深度80米)僅需4天完成安裝,較傳統工藝縮短60%工期。
深井陽極通過垂直鉆孔將陽極系統埋設于地下15-100米深處,利用電化學原理實現金屬結構的陰極保護。其核心機制是通過外部電源(外加電流系統)或材料電位差(犧牲陽極系統)驅動保護電流,將被保護金屬的電位降至-0.85V(CSE)以下,抑制腐蝕反應。相比傳統淺埋陽極,其三維電流分布可使保護電位波動小于0.1V,尤其適用于土壤電阻率>100Ω·m的干旱地區。
本發明屬于礦井提升機配件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礦井提升機鋼絲繩故障預警警報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固定連接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端中部設置有用于使鋼絲繩穿過的圓孔,所述支撐架中部固定連接有安裝環,所述滑桿二一端固定連接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一側轉動設置有連桿一,所述連桿一一端轉動設置有調節環一,所述滑桿二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側轉動設置有活動滑輪。本發明利用噴涂機構,當檢測到鋼絲繩斷絲后,鋼絲繩斷絲區域一周均會被噴涂漆料,工作人員可通過觀察鋼絲繩表面漆料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