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維光伏在滁州建成國內首批零碳智慧園區,6.5MW光伏、1.8MW/2.9MWh儲能、虛擬電廠及智慧能源系統協同運行,年發綠電8000MWh,減排7300余噸CO?,實現運營零碳。公司通過集裝箱一體化設計、黃金傾角車棚、彩虹長廊等四大創新場景,將發電、儲能、充電、運維、碳資產管理整合為可復制的一體化方案,完成從設備商到零碳生態構建者的轉型,并向行業開放共享,為國家零碳園區建設提供示范。
《零碳產業園區建設導則》正式進入研究制定階段,預計年內出臺。作為我國首個零碳產業園區國家標準,其意義重大,將為我國零碳園區建設提供范本和指導,向世界輸出“中國樣本”。當前零碳園區建設面臨諸多挑戰,如技術路徑多元、碳核算邊界模糊、標準缺失等,而產業園區作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抓手,其綠色轉型至關重要。近年來,多地已開展零碳園區建設并取得成果,但行業標準尚未確立?!秾t》涵蓋園區分類、總則、系統建設等內容,旨在解決定義模糊、核算混亂等問題,有望提升我國在零碳園區標準領域的全球話語權。
7月3日,江蘇恒安儲能科技公司自主研發的國際首套鋅溴液流離網儲能系統通過中國石油驗收,這標志著我國在新型儲能技術與石油開采融合應用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該系統容量180kWh,投運后穩定運行,為采油井提供24小時不間斷電力,實現零碳綠色用電,改變了傳統采油對常規能源的依賴,降低了碳排放。專家認為,這套系統的成功應用為全球石油開采提供了范例,也為其他能源領域探索綠色儲能解決方案提供了新思路。
東臺市綠色發展的戰略定力與晶澳科技"用太陽能照亮人類未來"的使命高度契合。企業將整合光伏組件制造、儲能系統集成、智能微電網建設等領域的核心技術優勢,通過"光伏+儲能+數字化"的融合創新模式,為園區量身定制涵蓋能源生產、傳輸、消費全鏈條的零碳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