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廢銅市場正經歷定價基準的重大調整,行業參與者普遍將目光轉向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價作為折扣率計算的核心參照。這一轉變在7月11日當周COMEX銅價劇烈震蕩后獲得實質性推動,多家冶煉企業及貿易商開始重新評估定價體系,部分企業已明確表示將全面棄用COMEX合約價格。
2025年7月17日,韓國SK集團旗下的電池制造商SK On宣布與韓國金屬精煉企業EcoPro Innovation簽署氫氧化鋰供應合同,計劃在2025年年底前采購最多6000噸韓國產氫氧化鋰,用于滿足約10萬輛電動汽車的電池生產需求。這些材料將在韓國國內正極材料工廠加工后,出口至SK On位于美國的電池制造基地。此外,雙方還計劃在年內簽署一份涵蓋未來兩至三年的額外多年期供應協議。
2025年7月17日,通用汽車與電池回收企業Redwood Materials達成合作,共同加速部署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儲能系統。該合作旨在通過回收再利用技術延長電池生命周期,降低儲能系統成本。Redwood Materials計劃到2028年部署20GWh儲能系統。
烏克蘭戰火摧毀七成火電,電網脆弱、企業停工。DTEK與英國Octopus啟動“RISE計劃”,三年籌資一億歐元,部署百座工商業“光伏+儲能”微型電網,由D.Solutions依托6萬客戶落地,Octopus的Kraken AI系統實時調度、余電返網,已讓哈爾科夫試點在斷電時支撐關鍵機器48小時。該計劃降低用能成本,增強產業韌性,重構能源治理,為烏克蘭重建與全球去中心化能源轉型樹立示范。
大冶有色金屬集團"大江"牌高純陰極銅近日在倫敦金屬交易所香港指定倉庫完成實物交割,成為首批進入該交割庫的中國銅品牌之一。香港倉庫的區位優勢將顯著提升交割效率和市場響應速度。
中國有色集團旗下中色盧安夏CLM和中色大冶DJ-B兩個品牌的陰極銅近日獲得倫敦金屬交易所香港交割庫標準倉單注冊,成為該交割庫設立后的首批入庫銅產品。其中中色盧安夏CLM牌電銅創下首個進入香港LME倉庫銅品牌紀錄。
2025 年 7 月 16 日,鋁土礦開發商 Canyon Resources 宣布,其位于喀麥隆 Makor 的內陸鐵路設施已開工建設。該設施是其旗艦項目 Minim Martap 鋁土礦項目的關鍵基礎設施,旨在支持鋁土礦的出口。
日前,可再生能源開發商Atmos Renewables公司宣布,其在西澳大利亞州部署的Merredin電池儲能系統(BESS)已完成融資。該項目規模為100MW/400MWh,預計將于2027年投入運營,將成為Atmos Renewables公司在西澳大利亞州的第一個電池儲能系統。
7月16日,鵬輝力赫在黃石市下陸區啟動210MW/400.5MWh儲能電站EPC招標,合同額6億元,單價約1.5元/Wh。項目一次規劃、分兩期建設,一期即建成含磷酸鐵鋰與飛輪混合儲能的210MW/400.5MWh電站,總投資6億元,可提供電網調峰調頻、容量租賃及工商業儲能售電服務,年放電量2.8億千瓦時。招標接受最多兩家單位聯合體,牽頭須為施工單位。
高盛做出了較為明確的短期與長期判斷。短期來看,高盛預計LME銅價在8月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將從此前預估的每噸10050美元降至每噸9550美元。
中國能建西北院中標新疆和田于田縣200兆瓦/800兆瓦時獨立儲能EPC項目,將建設磷酸鐵鋰儲能電站及220千伏匯集站。項目采用構網型組串式技術,可高效靈活調節電網并獨立參與市場交易,投運后將顯著提升區域新能源消納與調峰能力,為新疆構建安全、智能的新型電力系統提供示范。
越南電動車制造商VinFast與印度BatX Energies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推進高壓動力電池的回收與再利用。該項目重點提取電池中的鎳、鈷等金屬材料,構建可持續的資源循環體系。
1200℃-PECVD管式爐系統(等離子增強化學氣相沉積系統)由管式爐、真空獲得、流量控制和射頻電源四大模塊組成, 本設備借助13.56Mhz的射頻輸出使含有薄膜組成原子的氣體電離,在真空腔體內形成等離子體,利用等離子的強化學活性,改善反應條件,使含有薄膜組成的氣態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實現薄膜材料生長的一種新的制備技術,最終得到基片上沉積出所期望的薄膜。
美國國防部(DOD)與MP Materials達成里程碑式合作,提供數十億美元資金支持,助力MP Materials建設第二座稀土永磁工廠。新工廠(10X Facility)預計2028年投產,年產能達1萬噸,將顯著提升美國本土稀土永磁供應能力。
該項目將分階段替換現有288臺預焙陽極電解槽,采用行業領先的AP60技術新一代電解槽,單槽產能提升15%的同時,直流電耗可降低至12,800kWh/t-Al以下。
中國能建西北院總承包的鄂爾多斯萬成功200MW/800MWh電網側儲能電站,6月30日正式轉商運營。項目創新融合195MW/780MWh磷酸鐵鋰和5MW/20MWh水系液流儲能,實現全球兆瓦級水系有機液流電池首次應用,成為內蒙古首批獨立儲能示范標桿。投運后,可顯著提升區域新能源消納與電網調節能力,為后續風光大規模開發提供樣板,并助力內蒙古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電力系統。
7月11日,萬向錢潮披露,萬向一二三同步推進硫化物與聚合物兩條固態電池路線,目標覆蓋無人機、機器人、eVTOL等新興場景,研發與量產節奏符合預期。
2025財年Q1,韋丹塔氧化鋁產量達58.7萬噸,創歷史新高,同比+9%,環比+36%,推動總鋁產量升至60.5萬噸;同期電力銷售亦增11%,全產業鏈協同發力,盈利彈性進一步釋放。
加拿大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公司近日獲得歐洲知名電動汽車電機供應商的稀土永磁體訂單。產品將由Neo在愛沙尼亞的新建工廠生產,預計2026年中啟動商業交付。該工廠初始產能2000噸/年,未來計劃擴至5000噸/年。
通用汽車投資的EnergyX以4000萬澳元收購Pantera Lithium所持3.5萬英畝Smackover地層,總土儲增至4.75萬英畝,預估鋰資源量超400萬噸LCE;配套得州精煉廠2028年出鋰1.25萬噸,2030年3萬噸,直接面向通用及北美電池巨頭供應。